时间:2012-06-01 浏览量:1678 稿源:
昨天(5月31日),东门口(天一广场)-江厦桥东站右线隧道贯通,标志着宁波首条下穿奉化江的轨道交通隧道双向安全贯通,也为今年上半年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实现洞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江厦桥东站至东门口(天一广场)站区间隧道,单向全长750米,于去年12月正式开建,是全线施工风险最大的区间。其中最大的施工“拦路虎”就是硬土层,其中含有硬土层的长度就有400米,占了一多半,可以说是“软豆腐里有硬骨头”。
“它的专业名叫5号土。”承担该标段施工的项目部经理何拥军说。在相关部门前期勘探中发现,由于千万年前经过日晒,这种土硬度较高。“它大大影响了隧道挖掘进度,盾构机每分钟推进速度约为3厘米。”为了加快进度,施工单位在盾构机的刀片上涂上了润滑剂。同时,作为1号线施工风险最高区间,在施工期间,他们顺利解决了安全绕过江厦桥桥桩、侧穿奉化江防汛墙等诸多技术难题。
鉴于轨道交通工程是首次下穿奉化江施工,江河段水流条件、河床冲淤演变规律十分复杂。为了施工及今后的运营的安全,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市轨道交通交通有限公司曾专门委托河海大学做了下穿奉化江局部冲刷试验模型专题研究,并进行了相关模拟试验,根据数据确定隧道的深度。整条隧道从纵面上看呈“v”型,隧道顶部距离最低江底为10米,距江东北路水平路面为26米。这样的埋深,倘若三江口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即使河床被冲刷,隧道也不会损坏。
随着江厦桥东站至东门口(天一广场)站区间的双向贯通,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就差西门口至鼓楼站区间右线盾构隧道和鼓楼-东门口(天一广场)明挖区间还没有贯通。预计6月底1号线一期工程将全线“洞通”。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