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5-21 浏览量:3271 稿源:纪检审计部
百岁老人:终于实现家门口坐地铁心愿
昨天上午8点20分,记者来到1号线鼓楼站,此时的出入口附近已经坐满了结伴而来的市民。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晔告诉记者,有的地铁出入口早在6点多就有市民前来准备试乘了,虽然原定试乘开放的时间是上午9点,但为了缩短大家等候时间,在8点25分我们就开放了各个出入口。
鼓楼站站长张世磊曾在南京地铁、苏州地铁工作了9年多时间。尽管是个资深的地铁人,但张世磊对这次的试乘仍非常重视,昨天早晨6点他就来到车站,开始试乘前的最后准备工作,检查人员到岗和设备运行状况。“这毕竟是1号线第一次大规模迎接市民乘坐,这对我们运营服务和设备运行都是一个考验。”
记者在江厦桥东站,遇到了前来试乘的袁才友老人。一问才知道,老人今年已经100岁了,这或许是1号线万人试乘年纪最大的乘客。
老人虽然已经百岁,但消息很灵光。他告诉记者,他家住在庆安社区,自己订有报纸,知道家门口就有地铁。袁才友女儿告诉记者,当时父亲告诉她想试乘地铁时,她很犹豫,老人的年纪可不小了,最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联系了宁波轨道交通公司,“轨道交通公司可能也是考虑到这是百岁老人的心愿,还特别请了志愿者全程陪同我父亲呢。”
“宁波地铁这么热闹,特别开心!”袁才友指着站台飞驰的列车对记者说,“你看,一节又一节,好快呀!”
老铁道兵:不要忘记建设者的汗水
在去梁祝站的列车上,记者遇到了一群正在互相拍照的老年人。为首的老人名叫王惠祥,今年72岁,住明楼北区。昨天,他和小区里十来个老年人约好一起来试乘。
“从我们家门口乘坐公交560路,再走一段,十来分钟就到了樱花公园站,非常方便。”昨天一大早,几个老人就从樱花公园站赶了开放进站后的头班车。
“我们都是老年人,不像你们年轻人这么活络,但从进站到上车,感觉还是挺方便的。”王惠祥感慨地说,“我是上世纪60年代的铁道兵,因此对轨道交通有着特殊的情愫。我做梦都从没想过宁波也会有地铁,这两年城市交通变化太大了。我做过铁道兵,这个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老人饱含深情地说,“轨道交通一旦通车,以后我们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能享受到它带来的巨大实惠和便利,因此,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建设者们。”王惠祥动情的话语,也引起了周围乘客一片掌声。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