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新闻发布会,宣布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已通过试运营专家评审,定于9月26日上午8:50开通试运营。

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是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西南—东北向的重要骨干线。工程西起栎社国际机场站,东至清水浦站,经过鄞州、海曙、江北、镇海四个行政区,串联了栎社国际机场、段塘客运中心站、宁波火车站、三江片商业中心、宁波大学等重大交通枢纽、大型客流集散点和北高教园区。线路全长28.35公里,共设车站22座,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4座,平均站间距1.33公里。

2008年8月12日,我市轨道交通第一轮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准,同意建设2号线一期工程;2010年3月18日,2号线一期工可报告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0年12月23日,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各级部门、单位的鼎力协助下,在沿线市民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参建单位和建设者克难攻坚、进取创新,合力克服了施工组织、安全保障、管线迁移、交通疏解等诸多难题,总体实现了工程建设的科学、安全、和谐推进。
按照“建设为运营,运营为乘客”理念,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从开工建设起,就开始了运营筹备工作。目前,2号线一期工程已完成各项综合、专项验收以及系统联调联试、空载试运行、人员技术培训等工作。经过3个月列车空载试运行和20天按图行车,线路、供电、机电、车辆、信号、通信等设备设施运行平稳、良好,达到国家标准。8月28日至31日,省交通厅组织召开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会。9月17日上午,评审单位出具了2号线一期具备试运营基本条件的评审意见。

根据工程筹划和目前运营筹备情况,我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确定于2015年9月26日上午8:50开通试运营。开通试运营范围为2号线一期全线22个车站、控制中心、主变电所、黄隘车辆段及东外环停车场,运营区域为栎社国际机场站至清水浦站,试运营正线线路全长28.35公里。开通初期,每座车站均满足不少于2个不同方向的出入口。首末班车采取两端站对开方式,首末班车时间分别为6:30和22:00,全天运营15.5小时。平峰上线14列,行车间隔为7分33秒;高峰上线16列,行车间隔为6分36秒。
按照宁波市发改委发布的宁波市轨道交通线网票价方案,2号线一期工程继续采取里程分段计价的票制方式,实行“递远递减”票价原则。关于票卡,2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时,单程票、甬城通、宁波市民卡(pboc3.0)可以在轨道交通车站自动售检票终端设备上使用。
在运营安全及应急处理方面,我市于2014年5月成立市突发轨道交通运营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履行突发轨道交通运营事故应急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责。此外,针对2号线一期工程实际,先后制定了总体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27个、现场处置方案87个,立了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立了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综合管理体系,努力为运营安全保驾护航。
2号线一期工程的开通,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质量,构造公共交通大动脉、打造立体化交通格局,对拓展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国际化程度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